期货龙听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系统交易 > 交易策略

交易策略

[转载]如何思考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交易系统

2020-04-11交易策略
一个【有悟性的】交易者,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和纠正原有的错误的交易理念,变基本面分析预测和技术分析预测的交易习惯为习惯于按照交易规则的进行交易,那么余下的事情就

一个【有悟性的】交易者,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和纠正原有的错误的交易理念,变基本面分析预测和技术分析预测的交易习惯为习惯于按照交易规则的进行交易,那么余下的事情就是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尽可能贴近客观行情的 -- 合理的、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了。

 

至于在理念上还不能接受按照交易系统做交易的人,愿意怎样就怎样吧。

 

交易的教育,无论怎么花大力气、无论如何地接近客观事实的交易教育,也是无法拯救全世界的所有参与交易的交易者的。如果每一个交易者都能成为盈利的交易者,这个市场就不再存在了。

 

研究如何建立一个较为贴合客观行情的交易系统,我个人认为,需要考虑下列三大因素:

 

(一)参与交易的资金量;

(二)个人对于亏损的心理可忍受度;

(三)拐点确认。

 

下面就这三大因素,做一些我个人思考的参考提示(请不要盲从我的观点):

 

(一)参与交易的资金量

 

这里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子因素:一是参与交易的绝对资金量;二是参与交易的资金量占自己的总资产的比例

 

(1)之所以要考虑参与交易的绝对资金量,是因为这个资金量将决定一个交易者在哪一个操作级别(周期)进行操作的问题。

 

10万元的资金和1000万元的资金参与交易,其操作级别是不一样的。

 

有人说,我推介的交易系统只适合散户的操作,言下之意就是只适合小资金量。这是不明白我的思想所致,也就是学习住相了。我的交易系统,不是一个【单一】的交易系统,而是【一组】交易系统犹如一套组合的工具。30/120交易系统,只是这一组交易系统中拿出来举例的一个。犹如佛陀告诉你,对于乞讨食物的人,你要尽可能给予帮助,这是布施。你不要住相,以为布施就是这么一种方式。

 

在交易中,究竟使用其中的哪一个工具,应该是具体问题(即参与交易的绝对资金量)具体处理(选择操作级别)。决不是【一成不变】。机构交易者完全可以使用我推介的交易系统,包括像巴菲特、索罗斯的资金量、甚至比他们的资金量更大的机构交易者,都可以应用。

 

(2)之所以要考虑资金量占自己的总资产的比例,这涉及到真正的、切合实际的交易的资金管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仓位的轻重问题。

 

有人说,我不注重资金管理,这是讲话的人没有认真、仔细看博文、根本不明白我的理论所致。

 

关于仓位,我曾经按照自己的情况连续发文谈及。后来我发现,按照自己的个案情况、离开一个人(一个机构)的总资产来谈仓位,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此,我曾经再次发文谈及仓位的轻重。

 

比如说,一个交易者拥有1000万元的总资产,拿出其中的100万元和500万元、甚至800万元来参与交易,其实际操作中的仓位应该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拿出自己的总资产的30%以下的资金来交易,使用账户里的资金的70-80%的资金(所谓的重仓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前提条件是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

 

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即使轻仓又如何呢?还不是早死和晚死的时间问题吗?

 

如果是拿出自己的总资产的50%以上的资金来交易,仓位一定是有差异的。我个人的观点或者原则就是,连续10次左右的交易的亏损,不至于亏掉一个交易者的30%的总资产。比如说。拿出总资产的60%的资金参与交易,连续10次的失败交易,不至于亏损掉这60%的资金中的50%,即总资产的30%。如果是总资产的80%的资金,那么就是连续10次的失败交易,资金的回撤不到40%,约等于总资产的30%。

 

我个人认为,损失掉一个人的30%的总资产,不会在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水平。

 

仅仅在此谈仓位的轻重,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除了参与交易的资金量占自己的总资产的比例这个因素,还有就是每一个人的交易系统的成功率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两个人,总资产都是1000万元,都拿出500万元资金参与交易,仓位就一样了吗?

 

即使两个人都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由于操作级别和操作线不同,其概率的差异还是明显的,仓位就应该不同。一个交易系统的平均成功率是决定仓位轻重的要素。

 

不同的交易品种、不同的杠杆率,也是决定仓位轻重的要素。

 

另外,一个人的执行力度也是仓位轻重的应该考虑的要素。

 

我之前在说重仓的时候,是针对我的资金量、我的交易品种、我的交易系统、我的执行力度等为前提条件的。

 

当初这样说,是想【举例】告诉大家,社会上的所谓的【必须轻仓】的这样的绝对说法的错误。意思是说,只要一个交易者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账户中的仓位不是一定必须很轻。

 

所以,很多人仅仅阅读我的博文是不可能完全理解我的理论的、甚至都无法理解其中的一部分,因为他没有这样的交易系统、当然更没有这样的实践感悟了。由此就以为我的理论是胡说八道了,我不足为奇。

 

顺便说一句,社会上的【轻仓、顺势、加(减)仓、止损】这样的说法,原则上都是错误的、没有任何参考的价值。原因如下:多少是轻仓?什么是顺势?怎样加减仓?止损就一定是对的吗?

 

这里轻仓没有具体的定义。顺势没有绝对的标准。加减仓没有细节的规则。最后,【止损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害人匪浅啊,为什么?没有合理的规则的止损,有的时候,比之死扛还要死得快!尤其是在有杠杆的、甚至是高杠杆的交易品种上!有缘人切记切记!

 

(二) 个人对于亏损的心理可忍受度

 

同样的资金投入,同样的亏损额,在每一个人的心理上所产生的心理波动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交易者必须认清自己的心理对于亏损的忍受度,这会影响到每一个交易者的执行力度。

 

一个交易者对于亏损的心理可忍受度必须加以考虑,但是,又不能过于强调这样的主观忍受度,还必须考虑客观行情的规律性。

 

考虑自己对于亏损的心理可忍受度,是为了确定自己的操作线的长短。不同数值的均线,其允许的行情波动(振幅)是不一样的。一条5线和一条120线,所包含的行情波动率是完全不一样的,即止损的幅度是不一样的。

 

我们需要考虑把亏损限制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围,但是,这个【尽可能小的范围】又必须是一个【合理的】尽可能小的范围。所谓【合理的】尽可能小的范围,是指尽可能符合【客观行情波动规律】的合理幅度。

 

过于小的、主观的止损幅度,会把一整段原本可以让利润奔跑的行情,切得支离破碎,使得盈利效率大大降低;甚至还有可能令原本可以盈利的行情操作成亏损的结果。但是,过于大的止损,也将使交易的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也有可能令原本可以盈利的行情操作成亏损的结果。

 

这是一个【得和舍】的智慧、辩证思考点,是一个交易系统的重点。它涉及到交易结果的合理性、使用者的执行力度。

 

(三)拐点确认

 

行情的发展过程中,时时处处可见拐点。千千万万的拐点,我们只取属于自己操作的拐点。

 

有了操作级别和操作线,就可以在某些区域看到可能的拐点区域了。接下来的就是确定具体的、非常明确的介入的规则了。这样的规则,必须非常具体明确!

 

模棱两可的介入规则将在交易中造成极大的混乱,而混乱就是亏损的直接原因。

 

拐点,从已经走出来的行情来看,是唯一明确的,比如说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的历史最高点是6124.04,另外几个明显的拐点是:1664.93、3478.01、2319.74、1849.65……。这些拐点都是唯一、明确的。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对客观行情的认知局限性,我们不可能在事先就对这些拐点做唯一、明确的预先确定。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这是【人定胜天】的思维、神仙的智商。我们是人,无法做到。因此,所谓的【拐点确认】是指一个行情发生转折的可能区域。

 

这听上去有矛盾,一方面说【拐点确认】,另一方面又说【可能区域】。其实不矛盾。说【确认】两个字,是指在技术方法上必须明确执行的细节;说【可能】,是指我们人制定的交易规则对客观行情认知的局限性,必然会造成操作的失败,不存在100%的正确操作。我们的操作原则就是【错了就改】,这里的【错】是指按照交易规则的证明、而非人的主观判断。

 

上述三大因素是建立一个较为贴合客观行情的交易系统所必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考虑的要素。

 

下面再聊一聊操作的模式 -- 连续性操作模式(俗称【永远骑在马背上的操作方法】)和非连续性的操作模式

 

对于这两种操作模式,我不想给哪一种方法更好下定论。究竟哪一种交易模式更有效,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它取决于一个交易者对交易、行情的认知的深度。而这样的深度,是一个无穷大的变量。

 

这里需要对【非连续性操作模式】做一些阐述。这样的操作模式,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则交易法、一种是分析预测交易法。

 

分析预测交易法中的非连续性操作模式,是依据每一个人主观的分析预测进行的间隙性的交易操作,时做时弃,这不是我在此所谈论的交易方法。

 

我在此所谈及的【非连续性操作模式】是指【规则交易法中的一种交易方法】。比如说,操作线向上(下)情况下,只做K线在线上(下)的买入(卖出)交易、一旦K线跌破操作线而操作线的方向还处于向上(下)的情况下,不做反手交易,等待。这里没有任何的主观分析预测成分,只有概率的规则。所以,虽然是非连续性操作,还是属于【规则交易法】。这仅仅是举一个例子,还有很多的非连续性操作模式,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去创建。学习,绝不要住相!

 

每一个交易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交易的认知、对行情的理解、结合自己个性,在两种交易操作模式中选取自己可以较好把握的交易模式。

 

余下再聊一聊似乎是题外的话。

 

我们生活中,在彼此的交流中所接触到的关于各种各样的思想、理念、方法,都是相对的东西。意思是指传递某一种思想、理念、方法的人,是依据自己的认知来阐述的。一个人的认知有多高,所阐述的思想、理念、方法就有多接近客观事实。但是,问题是大多数人都自以为自己的认知是最高的,也就是说他的思想、理念、方法完全反映了客观事实,换句话说,就是绝对正确的,这就是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了

 

从受众面(一个传递者在另一种场合又成为了受众,比如说我就是传递者、又是受众)来说,对于传递者的思想、理念、方法的认知深度,又是和自身的认知水平高低相关的。认知水平越高,对于传递者所传递的东西就会有较高的鉴别力。反之,就没有什么鉴别力,只能【人云亦云】了。

 

拿交易的交流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上有很多的关于交易的观念,传递这样的观念的人(包括我自己),自身对交易的认知水平有多高,关乎说出来的东西的正确性有多高。受众呢,自身对交易的认知水平有多高,也决定了自己对于这样的被传递的观念认知有多深,即鉴别力有多高。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交易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社会上关于的交易的交流长期以来也就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了。

 

而这样的较低水平的认知在大众中长期地传来传去,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一些【以讹传讹】的“交易准则”了。一旦出现和这样的“交易准则”相悖的思想、理念、方法,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那是胡说八道的、不对的东西”。

 

这里的确需要区分!不是所有的所谓【新的】思想、理念、方法都是有进步的东西。有的人的确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这意味着一些新的东西不是来自于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统计,仅仅可能是主观的臆想。

 

如何使用【鉴别力】去学习?即如何区分合理的、正确的和不合理的、错误的东西呢?

 

方法很简单,把传递者的东西,对照着【客观事实】去验证(观察、分类、统计)。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东西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反之,就是合理的、正确的东西。

 

之前,写了、转载了400多篇的博文,都是围绕着今天的这篇博文打的基础;今天的博文,是对过去的400多篇博文的总结。【因为再怎么学习思想和理念,最终是为了建立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进而应用这样的方法去实践。】

 

一个思想家,如果不是一个实践家,这样的思想家,只能从教育的角度说是一个有用的人,对于其自身来说,也就是一个【狂想家】、夸夸其谈而已。我们所有的思想的产生,都是为了指导应用于实践,【实践】是【思想】的根本归宿!

 

阅读我的博客,请带着尊重客观的“疑问”来看。这就是说,不要盲从我的博客,我很清楚,世界上没有人的认知是完美的,我也是人,谬误之处必然存在。但是,请不要带着主观的怀疑和否定一切和自己不同的思想、理念、方法的情绪来看我的博客。太主观的情绪,会令一个人对事实、比较合理的、比较正确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情绪或态度,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伤损,对你可能是一件伤损的事情。

我,之所以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这些东西,是因为我学习了大量的关于交易教育的材料 -- 被社会上公认为世界顶级的教材后、结合交易的实践、发现了太多太多的谬误。我自认为,我的东西有一定的价值,不是因为主观的臆想而自我肯定,而是因为经过交易的实践、实践的结果(交易的结果)。

 

交易,不是一件斗口的事情!斗口,没有一点意义,因为它不能在交易中为你带来任何的盈利结果。

 

如果一个交易者真的想在交易中获利,就必须【客观】、放下【自我】。

 

清空自己的心灵,就会【心如明镜】,客观射到你的心里的东西就会在你的脑子出现不走样的东西。这是做好交易、过好生活所必须的素质之一。

 

之所以说素质之一,因为仅仅清空自我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关于交易的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的获得,你需要学习大量的正面的、反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初期的学习中,你是无法区分它的正确与否,因为那个时候你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只能先咽下去,随后在实践中加以印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辨别是非的能力的获得,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代价的。当然,当一个人在较高的程度上清空了自我,辨别是非的能力的获得就相对来说较为容易一些。反之,所花的代价可能就比较大。

文章评论